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锦丰影视>文章详情

三峡博物馆简介电影

2024-02-08 04:41:24原创编辑 -人已围观

三峡博物馆简介电影

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峡博物馆简介电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急需一篇游重庆三峡博物馆的感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三峡水下博物馆的故事
  2. 急需一篇游重庆三峡博物馆的感想
  3. 三峡博物馆说明方法

[One]、三峡水下博物馆的故事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三峡水下博物馆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这道天然石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梁上石刻始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前,现存题刻165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凡三万余字,主要分布在220米的中段石梁。

白鹤梁题刻记载了自唐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古人以石鱼为水标,以鱼眼作为测量水位的标准,这与现代水文站设立“水尺零点”的原理相同。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誉。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保护中,白鹤梁系最重要的保护项目,为此先后提出了七个保护方案,2003年至2009年,国家采用了“无压容器”方案对题刻进行原址水下保护。工程历时7年,耗资2.1亿,最终建成了世界首座水下遗址博物馆。

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白鹤梁题刻将永沉江底。为了让后人能观赏这一文物,国家投入2亿建设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从2003年正式开工,到2006年9月三峡大坝提前蓄水至156米水位,原本两年的水下施工期被压缩为一年,期间又经过了两年多时间的漫长停工期。

2009年5月18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举行落成仪式。

整个保护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水下博物馆就是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一个保护壳体。

游客可下到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保护体内还安装了6排、150组灯源,每组灯源由9个小灯组成,而每个小灯里又藏着8个聚光和散光灯。白鹤梁水下保护体将犹如一个璀璨的水晶宫。游客可在长江防护大堤上建造的陈列馆内,根据自己的需要,操作摄像头,通过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白鹤梁。同时,少数专业人士,还可通过潜水的方式参观白鹤梁。

2013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这一天,“白鹤梁题刻”在长江水下“沉睡”6年之后,在水下40米深处与人们再度相会。

2014年5月18日开馆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长江水下40米处。经过安检后,游客通过一条88米长电梯,经过约150米长的走廊,迈过钢制舱门,进入环形参观走廊。

2006年,重庆就开始着手准备将白鹤梁题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白鹤梁题刻已被列入国家申报预备名录。

[Two]、急需一篇游重庆三峡博物馆的感想

首先,大家参观了“壮丽三峡”展厅。在这里,不仅领略了三峡灿烂深邃的文化和辉煌的历史,还观看了雄伟壮观的三峡工程模型,感受了三峡工程的伟大恢弘,以及三峡人舍小家为大家而迁移他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接着,大家观看了震撼人心的“大三峡”环幕电影,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历史人文画卷之中,见识数字环幕电影的惊人魅力和逼真效果的同时,重温了昔日的壮丽三峡风光。通过“远古巴渝”、“城市之路”和“抗战岁月”等展厅,见识了巴渝远古文明,重庆的历史变迁和百年发展之路,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重庆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神州大地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无数次地震撼着我们的身心,让我们深深地陶醉其中。参观完后,大家还讨论着今天的收获和感想,让这次历史文化之旅在心中延续。此次活动让我们了解了重庆的历史,看到了重庆的未来,也明白了我们的任务和责任,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努力地不断提高自己让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

[Three]、三峡博物馆说明方法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近来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ags: 博物馆 水下 重庆 展厅 白鹤梁